世界上第一辆地铁迎来了它150岁生日。注意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请勿倚靠列车门。
1863年,世界上第一辆地铁列车载着乘客穿梭于英国伦敦地下,开始了它的首航。历经纳粹德国的空袭、恐怖袭击以及15334名街头艺人引渡事件后,拥有150年历史的英国地铁风采依旧。 如今12条地铁线路,总长114500英里(184270公里),270个地铁站,复杂庞大的伦敦地铁网络似乎令某些乘客心生畏惧。为了避免在皮卡迪利广场或是马里波恩站乘地铁时的措手不及,请看我们的生存指南。 1.如何购票
尽管乘地铁时仍可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纸质车票,但便宜便捷的电子服务系统(例如电子悠游卡)的使用,人们几乎不再购买纸质车票,大概是因为车票被吞进去的时候会令人感到窒息。 在进入车站的刷卡口时,准备好已充值的电子悠游卡会使乘车过程更加便捷。因为在上班高峰期,当你身后400位乘客都往前挤时,票闸有可能显示您的余额不足。 2.如何充分利用地铁
伦敦地铁网络基本处于地上,是市中心向郊外边缘的延伸。 你可以乘坐都市线前往安墨森区,途中你可以透过车窗和奶牛对望。你也可以乘坐皮卡迪利线向北走去往卡克福斯特站,然后会觉得站名很好笑。 你甚至可以乘地铁前往希思罗机场以便尽早的赶上飞往上海的飞机。 3.如何按时到达
一旦乘坐地铁就不要期望能准时到达。你越急,花的时间就越长。 这个150年历史的地铁网络一天能运送300万乘客并不足为奇。信号中断,机器故障,操作失误等造成误点的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悲剧的是,地铁为人们所有毫不相关的误点背了黑锅。错过了最后期限?都怪地铁。睡过头了?也怪地铁。 这同时也会误导人们。在伦敦有很多人依然寄希望于他们不负责任的合伙人只是在海巴尼特站误了点,而不是把他们抛弃了。 4.如何放松自己
温暖摇晃的地铁车厢容易使人平静心绪,所以大胆放心打个盹吧。 如果你不会流口水,不怕被嘲笑,也不怕被喜欢街拍的人拍照上传,那靠着陌生人的肩膀打盹也没多大关系。 不幸的是,地铁环线不再连续环行,地铁北线也因误点时间长能让你有8个小时不间断的睡眠。 5.如何有风度
伦敦地铁条例要求乘客给孕妇让座。 冬天的时候,人们衣服穿的很厚或是包着圣诞礼物,这很容易引起误解。是肚子垂下来了还是怀孕了? 科学家证实英国人实际上可以完全避免这一尴尬,交通当局会给孕妇佩戴标有“孕妇”的徽章,这就能让人一目了然了。 6.如何导航
根据绘图员哈里·贝克在1930年左右的想法所绘制的官方地铁导航图确实是个好东西。但对于某些眼神锐利,嗅觉敏锐的人来说,是不需要这张专为不识路的人准备的地图的。 地铁建筑设计师为每条线路设计了不同的样式和感觉,包括车厢内和地铁站的颜色编码和风格特色。 每条线也有自己独特的气味。机油和设备的气味混合在中央线周围温暖的空气中。下水道的气味欢乐的舞动着。 也有一些气味相对香一点。庆幸的是,汉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并不符合其倒霉的同韵俚语的别名。 7.如何打发时间
数据显示伦敦人一生中有18个月的时间花在上下班的路上,只有住在地铁北线附近的人才会重复单一的旅程。 在其他国家,乘地铁是和其他人闲聊,交新朋友的好机会。而在伦敦却不是这样。 对于许多人而言,地铁车厢像是个圣殿。没有手机信号,空气也寂静的可怕,让人感觉身处修道院或参加英国聚会。 无论你有多无聊,也决不能打破这种寂静。你可以读地铁线路图上有趣的站名来打发时间,排解寂寞。比如说卡克福斯特站。 8.如何开车门 车门会自动打开。不需要按“打开车门”的按钮。这样做不但没有用,反而会被其他人嘲笑,成为阅读有趣的站名之后的又一笑料。 9.如何在周末乘车
想在周末乘地铁,还是算了,没人会在伦敦的周末乘地铁。大多数上班族周末都会呆在家读邮件或因交通拥挤困在家里而伤心。 得知其他人也因为周六的拥挤和周日的工程施工而被困在家中,他们悲伤的情绪或许会缓解一点。 10.如何掌握乘车礼仪
除了在车厢里不要说话以及让座给孕妇之外,乘地铁时还需要掌握其他的一些礼仪。 上车时,应该等要下车的乘客下完车再上车。乘电梯时,应尽量靠右边以便让有急事的人先通过。 上车后应尽量往后走,给其他乘客让出空间。不要倚靠列车门,注意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缝隙。 伦敦地铁有着文明的乘车环境。150年的历史见证了地铁的所有故障,人们的需求、好习惯、互相尊重等等。 好了,忘了地铁,我们去打车吧。